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时代在召唤,边界在拓宽,关于狭隘的标签显然不会一直跟随时间,但先锋、有趣与实用的内核将毫不犹豫地继续生⻓。一切形象的新印象正在被打开,同时也影响和引导我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未知的可能。
因此,在这个应当将⻛筝和想象力一起放⻜的时候,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位有点非常规、有些“惬意忙”、生活无处不展览、流行文化中的沉思女王——叶甫纳女士。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带着我的新同事百变小咪aka热辣美少妇一起,偷偷潜入了她的工作室,在粉红与豹纹牵手的玄幻空间里,同她一起扯了会儿淡,并介于叶女士的“展示癖”,我们在这6P白纸上做了个小型的跨界实验。(譬如,重现了男人装当年的经典封面大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左为叶甫纳,右为助理小咪
F=男人装 Y=叶甫纳
F:请用一句话向《男人装》的读者介绍自己。
Y:我是一个好笑的艺术家,男人装的反面——女人不装。
F:听说您是搞实验艺术的?能用3个词向普罗大众解释一下什么是实验艺术么?
Y:三个词没法解释实验艺术
F:那咱们展开讲讲呢?
Y:首先它不以媒介为划分,比较综合,还有就是注重于当下发生的事情,简而言之——当代;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精神,如果这事儿别人都做过了,那就没那么实验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F:那是不是我做点别人没做过的事儿,也能当实验艺术家?比如扛着我这同事来拜访艺术家,这算实验精神吧?
Y:扛着没气同事来,并且没带打气筒,挺实验的。
F:失敬,看来艺术的门槛还挺低的。
Y:本来就没那么高,以前我们理解的艺术可能是在美术馆和博物馆参观展品,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已经死掉的东西。艺术本来就是一个大家都可以参与的,在这个时代更甚。记得博伊斯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当时听着像句大话,但现在就很值得深思了。
F:准备辞职转行的心情愈发强烈了……
Y:我们每天发朋友圈展示自己,在我的概念里,这就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通过手机就能很便捷的创作,做出来的东西甚至不比艺术家做出来的视觉效果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F:哪位用手机创作的艺术家是你特别喜欢的?
Y:手工耿对我的启发还挺大的,不知道他算不算艺术家,我平时特喜欢看他内容,还有好多抖音和快手上的网红真的都很厉害,真正的创造性都在民间。
F:所以搞艺术可以只创造不思辨嘛?
Y:看你在什么语境上去理解了。我有一个项目叫“展示癖”,其实是把每个人在生活中的展示当作展览,展示自己也是一种表演。但要看我们在什么系统里面去讲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或许并不在乎这是不是艺术,但艺术行业的人们可能会进入这个系统里讨论问题。
F:不知道哪位名师说过“艺术家都是要饿肚子的”,你饿过么?
Y:我可从来不控制吃,比如知道今天要拍摄,但昨天在朋友家还是吃了好多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F:可太感谢你对我们拍摄的全力支持了,精神上饿过么?我的意思是……
Y:做这个行业大部分出于热爱吧,如果为了赚钱可就不能这么搞了。
F:转行这事儿我还是再想想吧。你是从小下定了铁打的决心要做艺术么?
Y:其实我小时候的理想没有一个是和当艺术家有关的,想当政治家、想统治世界、想当舞蹈家、小记者、我的偶像是苏妲己,最大的梦想是做女王!
F:好野!这是受了什么根正苗红的教育?
Y: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叫《让世界大吃一惊的女人》,里面讲的全都是女枭雄的故事,什么叶卡捷琳娜女皇,什么蛇蝎美女,所以我就特别向往成为那种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F:你现在艺术作品有刻意偏向女性的表达么?
Y:其实以前都没怎么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因为我本身就是女生,所以可能关注的东西会跟女生有点关系,然后包括我后来发现喜欢我作品的好像都是女性,包括因为我做作品实在太女性化了,也遇到很多困境。
比如说我做的“指甲计划”(美甲项目)、“医美”这些项目。参与的人大多是GAY和女生。在我的世界里,来参加我的展览,看展览的都是女性和GAY多。她们特别开心,但是很多男生见了就吓得半死。
F:哪位直男艺术家点评过你的作品么?
Y:当时一个双年展选作品的策展人看了我的作品,说我的作品太女孩了,不太严肃,有些割裂。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F:那准备让世界大吃一惊的你怎么回复的?
Y:为什么展览都要那么严肃,看起来那么无聊。所以我想那就干脆更割裂一点吧!故意把所有东西都做的又娘又女又粉。既然他说这个不能做,我就专门做。
F:前段日子看“医美”这个项目在X美术馆和UCCA都有展出,感觉这也挺“娘”的,怎么想到把“医美”当作创作题材的呢?
Y:这个很有意思,有那么多人做医美,却很少有人谈论和研究它。可能是因为这个太好批判了,大多数人都能指出它的问题——什么消费主义啊,男性歧视啊。其他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F:那你在这里面发现什么新大陆了嘛?
Y:我先思考了这个审美是怎么形成的。以前的美和艺术掌握在艺术家的手里,是权威的,比如他们说一幅画是美的,大家也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是美的。但是现在社会不是这样的,美从一个从上而下的东西,变成了从下而上的。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定义你心目中的美,最后造成医美变成一个大重点。再比如美图秀秀这样的美颜软件,它都是通过一种算法,去平均大家都觉得好看的,最后生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左为阿朵封面,右为叶版阿朵封面
F:审美的阶级在变化诶,还有什么有趣的角度么?
Y:从后人类的那种角度去看挺有意思的。这就像我们现在可以把自己改造成各式各样。可能以前因整容只是为了修复,或者只是把不好的东西变好。但是现在可能大家要的不光是好,而是更不一样,更进化,去突出一些特别的东西。
包括可能有基因的改造,生物的改造,没准儿会实现。一开始大家跟古代人一样,想长生不老,追求抗衰老。后面发现,如果是基因能改的话,我也可以超级高,长翅膀飞,可以改变我瞳孔的颜色,头发的颜色,这个时候人可能就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了,不是现在的集体趋同,因为那太容易了,而是变成另外一种状态。
还有一种虚拟对现实的影响。比如说p图的时候,我们不考虑实用的功能就可以随便P。2个眼睛、4个眼睛或者不要眼睛,或者是眼睛长在哪都行。未来在现实中会被网络审美影响,你也可能会这么做,只是为了外观。
F:你会支持朋友去做医美嘛?
Y:实在接受不了自己就去吧,但如果只是为了和别人一样,那就没必要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左为原版“蛇的夏娃”封面,右为叶版“蛇的夏娃”封面
F:那你自己会选择去做医美嘛?
Y:我想做的好像都做不了哈哈,比如增高,减肥……emmm也不太好减。不过我有颗牙钻。
F:打一进门儿我就一直盯着看,什么时候粘的?
Y:其实上初中的时候就贴了,直到现在跟我比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牙钻的存在,慢慢地,这个就变成了我的一个标志。最开始要贴钻,其实是因为我牙齿钙化,上面有个斑,没想到后来还成了特点。所以在这件事儿上,我想明白了,有些我们认为是缺点的, 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天赋和礼物。
F:那你觉得我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嘛?
Y:善于给“人”打气?
F:看你平时没少上网,算是个网瘾青年嘛?
Y:互联网的老考古人了,从99年开始,当时还是拨号上网,每次冲浪之前都会听到“滴——”的一声,销魂极了。
F:原始e时代的网络记忆比起现在怎么样?
Y:当时也算简单纯粹,发个邮件,聊聊天,即使这样也很容易沉迷其中,因为时间有限,网速很慢,现在回想起来可真挺浪漫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左为原版林允封面,右为叶版林允封面
F:看来当艺术家还是有门槛的,我当时上网,网速很慢,时间有限,现在回想起来,可真挺着急的。
Y:哈哈哈,我以前喜欢的很多东西,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互联网的存在就像个粉丝圈,能把一些有共同爱好的人联系在一起。当时好多国外的音乐和艺术都是冲浪冲来的,也会发现原来还是有好多人和我一样。
F:前段时间看你去拜访杀马特创始人罗福兴,这属于情怀么?
Y:我从小就很向往杀马特,那时他们很流行,经常出没在各大网吧,当时超想融入他们和他们交流,但是我不敢……
F:现在就敢了?
Y:这可能就是年纪大了的好处。让他们给做了造型,变身杀马特一起出街游行,还都互关了快手,互换了微信,圆梦了!只不过被罗福兴取笑快手粉丝只有几十个。
F:第一次见你小时候的偶像,什么感觉,害怕么?慌么?花钱了么?
Y:也一般,教主不愧是教主,说我不有趣,还说我作品土,成功激的我想证明自己!有给他刷礼物~不过我接下来会和罗福兴合作一个新的艺术项目,还请大家期待。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_EχんIьIτIǒňIsτ: ㄒんě Sмáгτ ɡáししěгy
展示癖:殺榪㊕ 髮Huà廊﹎
上下活动查看殺榪㊕ 髮Huà廊详情
#艺术家叶甫纳 和#杀马特教父 罗福兴联手打造的全新项目“杀马特发hua廊”来了!
从古至今,头发承载着隐秘而丰富的意义,“发型”可表现为个体对主流价值一种抵抗形式,一个“可移动的临时装置”,一种胜似演说的姿态和行动。在亚文化研究中,样玩头发(做艺术)也可被视作一种耻辱的形式,一种自我流放的标志,一种支配群体和从属群体间张力的象征。“一方面,它们像正统世界发出警告,它们是一种邪恶的存在,是一种差异的存在,招致了模糊的猜疑和不安的笑声,把人气的瞠目结舌,脸色铁青;另一方面,有人却把他们当作了暗号和咒语来使用,并赋予它们以圣像的地位,对他们来说,这些物品变成了被禁止的身份符号和价值观的源头。”(《亚文化读本》)
C5cnm 项目空间在画廊周期间变身为一间临时的美发屋,并由“杀马特教主”本人亲手为您的头发打造独一无二的艺术造型~期间还有有Smart写真摄影,Smart写生,Smart直播培训等系列活动。
*马士特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ster可以译为达人,主人,大师,在中国发展始于2016年,由罗福兴创建,喜欢玩游戏、直播,行为艺术,马士特的起源于21世纪的互联网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个性自我展现的表达方式,外在创新的自我创作艺术。
* 展示癖是由艺术家叶甫纳于2014年开始发起的艺术项目,试图将“画廊”、“美术馆”等当代艺术展示机构所发挥的功能模式(包括策展、展示、销售、传播、交流、公共教育等),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定空间,模糊“日常”和“艺术”展览的边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F:现在当杀马特回头率高么?被当成杀马特被凝视的感觉怎么样?
Y:很高,我杀马特造型去吃饭的时候很多人指指点,也有很可爱的阿姨和我合影,说要把照片给自己的女儿看。我那时感觉很骄傲:“哇,我要为了这些粉丝不睡觉!一直做杀马特!”但卸下造型回归现实生活中我就灰头土脸的失去了这个勇气。
F:发现你特喜欢亲自去模仿一些形象,《最后的晚餐》你一个人把那一桌子人演绝了吧,还模仿过弗里达,记得很早之前《家·春秋》的作品你一个人扮演了全家。
Y:我在做“展示癖”那个项目的时候,发现我自己也有“展示癖”这一面。会用扮演的方式去了解一个未知的事物。而且我很多作品是有点社会考察性质的,早期都会去做一个调研,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也可以向内探索自我,对我来说这也是另一种调研。
F:那我们扮演男人装封面女郎怎么样?巨星都给你请过来了。
Y:我还挺喜欢男人装封面的,性不性感不说,我在里面看到了幽默。不过..这……这娃娃也太恐怖了吧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左为原版娜扎封面 右为叶版娜扎封面
F:啊我是照你的样子找的呀。
Y:………………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策划+编辑=Lux
摄影=Soya
妆发=Yiwen译文
撰文+采访=Lux
制片=Ciara
封面设计=ddr
现场执行=热辣美少妇aka百变小咪
特别鸣谢=惬意忙 MondayOff
热文回眸
订阅号关注“新男人装”
是的,你们的男人装又回来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分享到朋友圈才是正义之举......
有人问:为什么最近看不到男人装推送了?
答:最近微信推送机制的更改,全乱了!
其实,我们真的更新了!
你得把我们加个“星标”,
就能确保看到我们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