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家访不仅要叩响家门,更要叩响心门
2025-03-04 09:32

近段时间,家访成为社会热点。让其热起来的,却是一“正”一“反”的两种情绪。

正面情绪来自一位老师:浙江宁波职教中心的班主任徐剑军,在春节期间,奔赴四川凉山州越西县,48小时内走访了12户学生的家,一句“千里家访不容易,所以要尽可能多走几户”,得到网友夸赞。

反面情绪源自许多家长:春季学期开学前,上海“班主任寒假家访遭家长各种理由拒绝”的话题登上热搜;浙江家长发起网上投票,投票给“不愿教师入户家访”的家长超总票数八成;有网友留言,当孩子时被家访“支配”,当家长了还被家访“支配”。

同样是家访,公众态度却截然不同。家访,到底该怎么访?

图片

2023年4月,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卢屋村“童心港湾”,“童伴妈妈”和留守儿童谈心。记者 万象 摄/新华社

01

眼下的一些家访变了味,不仅没有促进家校沟通、达到教育目的,反而可能损害教育成色、动摇教育公平。这些走偏的家访,主要有以下表现:

流于表面、匆匆而过。

家访似乎越来越短了。一些家长发现,老师来家里只是拍照确认家庭环境、核对家长姓名工作、通知学生在校情况,并没有安排时间替家长解答教育疑惑。说是家访,实际是签到打卡走过场的“访家”。

也有老师喜欢“电子家访”。虽然省时省力,但把师生促膝对话的机会框进了冰冷的屏幕里,不仅让家校沟通多了隔阂,少了真诚,老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教育实效寥寥。

谈成绩多、谈成长少。

孩子怕家访,家长烦家访,很大程度源于家访欠缺温度。一些学校组织的家访中,推心置腹的沟通较少,围绕成绩的念叨却多,最终还可能导致家长老师互不理解,学生两头都受批评的教育困境。

围绕成绩开展家访,还容易走极端,异化为“告状式”家访、“报喜式”家访,使得老师把过多精力用在走访优秀学生和后进生上,忽略成绩中等的学生。

滋生攀比、滋养歪风。

家访本意在关注孩子,但部分家长与个别老师,却热衷于为家访套上成人社会的社交皮囊,借由家访打探对方背景,方便资源交换。

这类家访也滋养着摆阔、打点的歪风邪气。打开社交平台,就能找到“如何体面接送老师”“如何让老师收下伴手礼”等讨论,甚至有家长租车借房完成家访,只为让老师高看一眼,对其子女倾斜资源。也有个别老师,把有限的家访资源,优先分配给那些联系密切、在家委会里表现积极的家长,带来教育不公。

欠缺灵活、多方受累。

许多家长不是拒绝家校合作,而是反感家访没有边界,给家校双方增添负担。如,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许多家长不得不打乱工作生活安排,专程在家准备。有家长“自嘲”,家访是最好的“全屋美颜”,房子第一次被收拾得像是“样板间”。

老师也饱受家访形式主义之苦。一些老师需要为学校宣传提供素材,在家访中不得不处处留痕,还要完成访前访后多种表格,没有心力去潜心分析孩子的成长环境。

图片

2024年2月6日,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右二)在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一名学生家中家访,为她时刻牵挂的学生送去关爱。记者 陈欣波 摄/新华社

02

不论是上述家访乱象,还是时下家长们对家访形式陈旧的质疑,都很容易传递一种认知:家访不该是这样。但真正的问题藏在下一层——家访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

保障制度匮乏,教师“走不出去”。

教师是进行家访的主体,教师走不出去,家访自然无量无质。

有教育学者发现,教师为家访付出的劳动时间、出行费用等,往往无法量化纳入考评,不能激励教师积极家访。而日常的行课、教研、学生管理等工作也不可能为偶发性的家访让位,教师群体不得不选择开学前或期末后集中家访。家访“运动化”,无法助力常态化的家校联络。

同时,在开展主体上,许多学校往往机械沿用班主任负责制,让班主任承担家访指标与学生档案建立工作。班主任“压力山大”之余,科任老师以及专职心理教师等多方教育主体也很难参与到家访中,削减了家访工作的立体性、全面性。

教育目的狭隘,家访难成体系。

家访固然有用,但现实难题是家访难以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很多地方开展家访止于提倡,根源在于“唯成绩论”的功利化教育思路,在于只重教书,忽略育人。

一些学校认为搞好成绩就行,对家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简单部署,任由老师自己想办法交差,或草率组织家长会以及线上家访,凑数完成上级指标。无法像抓课堂教学质量一样将家访制度化,对家访的内容、流程、评价、监管等都缺乏刚性要求,家访因而乱象百出。

家长反感家访是表象,家校间缺乏互通、互信、互动,才是问题所在。

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京师实验学校融媒体中心主任黎珣对重庆瞭望表示,家访受到反感,根源不在家访本身,而在于家校关系缺乏互通、互信。虽然近几年家校共育的理念被反复提起,但教育者的职业倦怠、躺平心理,家长的“甩锅”心态等,都会使得家校关系不升温反降温,导致家访这样的教育实践难以开展。

而教育智慧的缺乏,也进一步加剧了问题。如,许多家长对家访侵扰隐私反感较多,暴露出一些家访过于程式化、任务化,丢失了育人初衷,给结构特殊、敏感的家庭带来困扰,拉低了相关家长和学生的信任。

图片

2024年4月23日,志愿者在宜昌市点军区艾家村村民家进行家访。记者 张玉薇 摄/新华社

03

家访不能也不该变成教育秀场。该如何透过家访,挖掘教育的真谛,重拾育人的初心?

规划上,要因地制宜,更要因“生”制宜。

家访能否管用,既要立足一地的学情考情,也需要科学规划,与时俱进,动态调整。

比如,可结合学龄学段特点,对幼小衔接、小初过渡的家庭重点家访,帮助孩子找到前行方向;又如,当下教育提倡“五育并举”,许多学校都在开展特色教学,家访也不能因循守旧,要开拓多元形式,丰富家访内容,针对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开展针对性家访。

当然,家访永远要向着提升学生的获得感而去。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家访依然承担着失学儿童控辍保学、留守儿童心灵抚育、问题儿童教育转化等功能。需要通过合理规划与制度保障,常态化细致化开展。

实施上,要叩响家门,更要叩响心门。

家访能在集体化的学校教育之外,给老师与学生一对一、心连心的机会,许多原本的不可能,因为家访带来的教育契机,将变成可能。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数年来坚持翻山越岭实地家访,仅2008年到2022年,就总计家访超过1600户家庭,许多学生就这样一个个被她访进学校来,又一个个考出大山去。这样的家访,改变了一批人,打动着无数人。

也有不少老师在家访中看到了教育的另一面。有老师写到,在班级里我是主人,到家里我成了学生的客人,学生展现出有责任心的另一面;也有老师表示,一些学生状态不佳,家访后才发现,是学生家长情绪“丧”产生“踢猫效应”,影响了孩子。

更要认识到,人们希望家访做“扬弃”,也是希望教育改革能不断前进。

站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家访这样的教育工具,实现教育资源的普惠与下沉,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教育改革的质效?

半径要大,要扩大家访的主题,开展教育政策、家庭沟通、社会参与等多维度家访,促进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造“1+1+1>3”的教育成果;主体要多,有地方邀请家长参与家访,在家庭与家庭的互动中寻找学生发展的共性问题,值得借鉴;方式要灵,除了针对问题的“速访”,也要开展阶段性的“遍访”和对特殊学生的“常访”,确保学生成长,教育到场。

教育的蓝图固然需要宏观规划,但具体的教育成效,还是在于老师和学生的微观互动。家访需要真访,教育需要真心。

最新文章
换季旧衣不再闲置!可提现,不少浙江人心动了
四月以来浙江的天气逐渐升温虽说上周六多地出现狂风暴雨这一“小插曲”但周日的天气就马上回暖了趁着这股暖和劲儿不少人开始整理
手机拍摄MV技巧分享:从稳定性到后期制作的全攻略手机mv「手机拍摄MV技巧分享:从稳定性到后期制作的全攻略」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热爱拍摄的创作者,我发现手机拍摄MV(音乐视频)不仅
vivox60tPro+和vivox60pro区别-性价比分析-参数对比手机参数对比「vivox60tPro+和vivox60pro区别-性价比分析-参数对比」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0tPro+和vivox60pro的对比,那么这两款的区别是什么?哪款手机更值得入手?这里小编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测评,可
新品发售:ZTE 中兴 Axon 40 Ultra 5G智能手机 8GB+256GBzte手机「新品发售:ZTE 中兴 Axon 40 Ultra 5G智能手机 8GB+256GB」
ZTE 中兴 Axon 40 Ultra 5G智能手机此次共有水墨和敦煌两种配色,正面采用了一块6.8英寸AMOLED的无缺柔性全面屏,2480x1116
2023大人适合玩什么游戏 适合大人玩的高人气手游推荐成人手机游戏「2023大人适合玩什么游戏 适合大人玩的高人气手游推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娱乐方式,不仅是年轻人,很多成年人也在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那么,
男子开启辅助驾驶双手玩手机:被交警拦下警告
快科技4月6日消息,当前春光正好,不少市民选择自驾出游感受自然,然而有些人会误将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使用。近日,南京交警查
突然甩出“王炸”!科技巨头vivo下场“搅局”全球MR赛道
平静全球VR/MR赛道因国产科技巨头vivo于近日亮相旗下MR头显而变得风起云涌。这也代表着此前盛传已久vivo进军MR头显领域得到了切
如何有效清理手机存储空间,提升使用体验?手机缓存怎么清理「如何有效清理手机存储空间,提升使用体验?」
怎么样清理手机 (How to Clean Up Your Phone)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使用时间
从缅北到综艺舞台,王星真的“自由”了吗?
文 | 安青编辑 | 9527喵咕君《无限超越班 第三季》开播,作为一档演技类的综艺节目,看点不过就是演员在舞台上的演技表现。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