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禄丰发现蜥脚型类恐龙又一新种
近日,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发表一篇论文,报道了中国科学家在云南省禄丰市发现了早侏罗世蜥脚型类恐龙的又一新种——岳氏星宿龙。据研究团队介绍,岳氏星宿龙化石标本为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头后骨骼,保存了第二节背椎到第二十节尾椎的完整序列,此外还有左侧肩胛骨以及几乎完整的腰带和后肢。【详情】
“高原明珠”滇池连续七年全湖保持Ⅳ类水质
近日,记者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获悉,滇池2024年全湖水质持续向好,已连续七年保持全湖水质Ⅳ类。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通过采取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科学补水、生态增绿、科技支撑等措施,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云南宁洱第一波春茶开采
早春时节,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48万亩现代生态茶园陆续迎来茶叶采摘期,茶农开始采摘第一波春茶。近年来,宁洱县依托优质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通过科学管护、品种改良、市场拓展等方式,把茶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我国所有古树名木实现“落地上图”管理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古树名木智慧精准的保护管理模式,初步摸清资源底数,并开发了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所有古树名木实现“落地上图”管理。同时,针对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实施了抢救复壮项目。今年,我国将启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根据第二次全国资源普查,我国现有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去世
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生于1926年5月4日,享年99岁;陶承义生于1936年5月24日,享年89岁。
香港首对龙凤胎大熊猫宝宝正式亮相
从2月16日开始,首对在香港诞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宝宝,在海洋公园“大熊猫之旅”展馆正式与公众见面。按照规定,熊猫宝宝每天10时至15时与公众见面,预计每天最多约有5000人有机会入馆观看熊猫宝宝。
美航天局:一颗小行星有2%的概率在2032年撞击地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表示,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为2%。目前关于“2024 YR4”的信息仍然有限,但据估计,该小行星的直径在40米至90米之间,其尺寸相当于一座大型建筑。【详情】
印度一火车站发生踩踏,至少15人死亡
当地时间2月15日晚,印度首都一火车站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5人死亡。有目击者称,出事时广播提醒某车次调整站台,造成人员突然大面积流动。印度铁路官员表示,事故原因正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