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精神科医生帮我放下了手机我手机「精神科医生帮我放下了手机」
2025-01-08IP属地 湖北11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很多孩子网络成瘾,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痛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最近,疫情反复,不少地方被迫延迟开学,先把网课上起来。只是大人上班的时候,尚且会“一不小心”就Win+Tab双开桌面偷偷摸鱼,更不用说自制力稍差的孩子了。

随着网络使用频率的增加,家长们也开始担心另一件事——网络成瘾。“我给你手机是让你学习的,不是让你天天打游戏的!”有多少家长对着孩子怒吼过这句话,只是,让他们痛心的是,自己的一片苦心不仅没得到孩子的理解,反而得到的是孩子的怨恨。手机一被拿走,孩子就开始急,轻则赌气顶嘴,重则会骂家长摔东西。

为什么本来听话的孩子,一碰上手机就像换了一个人?有没有办法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各位家长在发脾气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听听孩子的声音。

1

江姚的独白

我叫江姚 ,今年初 二,我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可自从有了弟弟,我的生活就不一样了。

我感觉,他们的心里眼里都是弟弟。我默默看着他们耐心地逗弄弟弟,转头对我说话却好像很不耐烦,不由得变得叛逆,顶撞妈妈的管教。其实我也知道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带我们俩很辛苦,可我就是控制不住得变得爱生气,爱比较。

开始,妈妈还哄我劝我,但很快,她好像就对我失去了耐心,老是说我,这让我心情更差了。 我的成绩也在渐渐变差,同学,亲友,谁都理解不了我的痛苦,我也懒得跟他们说。

我 能想到的让自己好受点的法子,就是熬完上课,拿手机找网友聊天,网上有很多跟我同病相怜的同伴; 或者看视频,看视频的时候,我完全忘记了这些不开心。 只是我一用手机就会玩到很晚,然后上课忍不住打瞌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妈妈从老师那知道了我的情况,不想再给我手机,我就会大声吵闹,甚至会故意去吓弟弟,或者以不上学威胁她。 妈妈跟爸爸一起斥责我,我回击他们,“妈妈啰嗦,爸爸强权,你们都是不是不负责任的爸妈! ”

渐渐地,他们很少管我了,似乎我只要还愿意去学校,就满意了!他们对我的忽略态度似乎让我的心更痛了。

好容 易熬到了放假,终于不用在课堂上做出学习的模样,其实我是想学的,只是真的听不下去。 暑假的每天我都起得很晚,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大部分时间泡在手机上,跟网友打游戏聊天,刷着那些看时让我笑,笑过又觉得很无聊的视频。

爸爸妈妈实在看不过我的情况,要夺我的手机,我不给,他们吵我,我就推他们,骂他们。终于,冲突升级,妈妈认识到他们已经对我毫无办法了,要带我去看心理医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而 我那时也在自责,再这样下去,我又该怎么办呢!

2

门诊里,我开始想主动改变

现实 的精神病院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没有疯子打人吵闹,更没有阴森森,甚至比我去过的其他医院要安静舒适。

在门诊楼安静整洁的走廊尽头,一位面容平和的女医生从诊室里走出来,温柔地问询:“下面是江姚的号了,来了吗?”妈妈立刻拉着我上前。

但是医生没有直接就让我们进去,而是先跟我打招呼:“江姚是吧,你可以先自己进来跟我聊会,等会你愿意让妈妈补充情况时,再让她进来。”看到可以选择自己单独跟医生谈,我毫不犹疑地甩开了妈妈的手,跟随医生走入诊室。

“你最近遇到什么麻烦了吗?如果你愿意,跟我聊聊可以吗?或许在这里你能获得一些帮助。”听着医生温柔的问询,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好久没有人这样温和地跟我说话了,尤其在我“不听话”以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我如实交代:“我每天熬夜玩手机不睡觉,成绩也下降了,有时还和我爸妈吵架顶嘴,学校里同学也不喜欢我。”

医生继续询问:“你爸妈对你好不好呢?” 我想了想回答:“也挺好的,但是我受不了他们老是说我,跟别人说我的不好。所以他们一说我,我就和他们顶嘴,他们骂我,我就骂他们。”

医生又问:“你骂人这种行为跟你以前的脾气,是不是不一样?” 我回答:“不太一样,我做的不对,我不该骂我爸妈。”

医生又问:“听起来你自己也后悔,那是什么原因你要经常熬夜玩手机呢?” 我止不住地抽泣:“她们就是偏心弟弟,常常看我不顺眼。我课堂上听课又听不下去,成绩变差了,周围人对我也都不一样了。心里好难受,也懒得理人,只有玩手机我才能快乐放松一些,反正不玩手机我也睡不着。”

听完我的回答,医生并没有像爸爸妈妈一样指责我:“因为手机这个事,跟家人冲突很大吧?” 医生的理解让我选择更加坦诚:“他们要夺我的手机,我不给,他们吵我,我就推他们,骂他们。”

医生说:“听起来现在的情况好像不太好,在继续发展下去可能麻烦会更大,也会影响你个人的将来,破坏跟亲友同学的关系。那你愿意我们大家伙一起努力,改变这样的局面吗?” 我立刻止了哭泣,我自己其实也想改变啊,大声回应,“我愿意”。

下面,医生跟我一起进入我的成长故事中,我的爸妈,我的弟弟,我的同学,她耐心而好奇的倾听让我有了好久不曾有过的对现实中对象的倾诉愿望,以前,我觉得只有网络上才会有人懂我,很快,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在征求我的同意后,妈妈也被喊进来,跟医生说了她的视角下我的变化,也说了她对我的担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医生 耐心 听完她的诉说,总结她的观察: “ 孩子感觉到委屈,但心思细腻,一直压抑着不太表达,心情本来就不好,成绩也下降了,情绪更差,睡眠受到了影响,睡不着,又没去跟周围人诉说自己的难受。 她能想到的调节的法子就是玩手机,但熬夜玩手机让自己没精力上学,还因此和家人起了更多冲突,自己成绩赶不上来又急又气,这放假了,没有上学的规律性的,不可避免每日面对你和弟弟,更是只能靠玩手机缓解心情。 ”

“是的。” 妈妈使劲点头,脸上都是愧疚,也许她也在想,她怎么没这样理解我的状态。

我回忆了下,我正是这样在任由自己一点点下滑;同时内心升起害怕,我好怕像隔壁班那个不再来上学的孩子,听说他厌学休学了,可他能在家干什么呢,像暑假的我一样,天天无聊地刷手机吗?我还是喜欢上学的,我原来也是班级前十,也喜欢学校的氛围,我不想成为离开学校的孩子,此刻,我多么渴望有人能帮我放下手机啊!

老师好像猜到了我的心思,继续激发我改变的愿望:“你愿意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帮帮你吗?” 这次轮到我使劲点头了。

3

循环确实打破了

我以为医生会开药或者让我去做电击,像网友说的那样,像杨永信的新闻里那样,但是,都没有。

医生说她的治疗方法叫“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目前有个抗拒手机诱惑计划,需要全家人配合的,你们愿意试试吗?”这次,我和妈妈一起心有灵犀地点头。

“你们回去开一个家庭会议,做一个逐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的一个计划表,有奖惩那种,江姚自己一定要参与设计,目的是慢慢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江姚,你说想今晚上玩到几点?”医生郑重的语气让我也严肃起来,经过思量,我回答“十点半”。

医生继续跟我们说明计划:“好!那就第一天还可以玩到十点半,然后慢慢减少。至于减少的速度和间隔,需要你们回家好好商量,商量结果每个人都签字认可写下来,要贴在墙上。 同时白天要动起来,除了天天对着平板学习,也要让自己做家务,去锻炼身体。 你们父母做也要注意奖惩机制,做了家务和锻炼,就应该奖励,定时学习和按时不玩手机也要奖励,超时玩手机不遵守计划就要惩罚。 大家一起努力完成计划,还要学着好好沟通,把不好的情绪和对彼此的期待说出来,而不是通过数落,打骂这些来表达……”

后来,医生还跟我们谈了很多,尤其叮嘱妈妈,可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这个抗拒手机诱惑计划,能在假期中戒断我的手机瘾,那该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回家后,我们立刻和爸爸开了家庭视频会议,把三个人的意见最后总结成一张非常详细的计划书,贴在冰箱、书房、客厅的显眼处,这样,我每天的生活就有了新希望。 虽然不能一下子戒掉手机,但每天每周逐步达成小小的目标,对于戒掉手机瘾,我的信心越来越足,原来我也不是只能被手机所掌控的,尤其在我读课外书时,打球时,做家务时,找同学玩时,我发现我已经不会再想着手机了。

妈妈对我的笑脸也越来越多,她还买来各种心形的便利贴,写下对我的夸赞贴在计划表旁边:

01江姚今天不只是按时放下了手机,还帮妈妈收拾了餐桌,你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孩子!

02江姚回家后教弟弟学说话,你的普通话一定会给弟弟做个好榜样,让他以后也成为一个口才棒、愿意表达敢于表达的好学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还有很 多很多,我有时看的都不好意思,原来妈妈老说我,我还以为她只喜欢弟弟不喜欢我,没想到我在妈妈心目中也有这么多优点。

后一 半暑假,我的手机瘾淡了很多,现在的我从学习、运动甚至带牙牙学语的弟弟中都能找到乐趣,也不总想着自己的小委屈了。 放下手机,重新获得对生活和学习的掌控感,我反而感觉整个人都轻松快乐起来,原来玩手机带给我的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心理医生点评

青少年出现网络成瘾等行为问题时,行为和家庭治疗可以尝试使用:首先,要引导青少年认识行为偏差的有害性,激发他们改变的内在动力;其次联动家庭,改善家庭支持环境,举全家之力,采取行为治疗,共同以矫正偏差行为作为目标。

譬如江姚和她的家人共同制定《抗拒手机诱惑计划》契约并遵守,及时进行正强化,在减少手机使用的过程中,孩子增强了信心,重新获得了掌控感,家庭关系也随之得到了修复。

本文来源:心理专家说

本文作者: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