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三星太子爷向雷军低头:我们有恐怖工业实力,但欠缺分钱智慧
2025-03-31IP属地 湖北11
“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改变。”这句话,是三星已过世的掌门人李健熙的名言。在三星,这句话的地位相当于那句“不要问这个国家能为你做什么”对于美国人的意义。
这两天,三星太子爷李在镕,也就是李健熙的儿子,正在中国访问。这是他被韩国法院宣布无罪后的首次出访,也是他在"生死存亡"宣言后的首次海外行动。在专程拜会小米董事长时,他又搬出了这句名言,弄得在场的翻译愣了5秒钟才反应过来。雷军闻言大笑:"我们中国人讲究摸着石头过河。"
图片
李在镕又搬出老爷子这句家训,其实也说明了三星现在深陷在何种危机之中。
三星,相当于韩国的第二政府。李在镕在韩国的影响力,不比韩国总统差多少。他这次“折节”来华向雷军示好,接下来还要见比亚迪的王传福,表面上是探讨智能手机、汽车芯片等合作,但背后是不得不为之的苦衷。
上次雷军和三星发生关系,是几年前小米高管得罪了三星高管,从而导致三星打算对小米断供屏幕。据说雷军飞到深圳,在和三星高管喝了5瓶红酒之后,又到韩国道歉,三星才同意向小米恢复屏幕供应,但那也要两年后了。
三星曾是全球手机霸主,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份额已跌至不足1%。高端市场,三星受到苹果、华为挤压,中低端市场被中国品牌蚕食。此外在存储芯片(DRAM/NAND)领域,中国长江存储、长鑫存储正加速技术突破,威胁三星的定价权。电动车市场,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的崛起让三星的电池、车用芯片业务面临更激烈竞争。不夸张地说,三星已经到了由盛转衰的临界点。
在韩国,三星的GDP占比高达20%,其影响力远超普通企业。此次访华,李在镕不仅代表三星,某种程度上也是韩国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延伸——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崛起,韩国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合作空间。
大家都知道,韩国人很骄傲。他们对中国人常怀有一种奇特的优越感,这份骄傲由来已久。这也不奇怪,毕竟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韩国人在很多领域都是领先于中国的。这种数十年来积淀的心理优势,短期内难以消散。
但形势比人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制造的恐怖实力,正在以各种方式被世界感知。韩国离中国很近,这一点,韩国人比别人更清楚。
2023年,韩国对华贸易收支逆差约为100亿美元,这是韩国对华贸易收支31年来首次转入逆差。这正是中国制造业从量变到质变的缩影。
自1992年中韩建交并开始正式编列双边贸易数据以来,中国仅在第一年出现10亿美元对韩贸易顺差,此后一直是韩方贸易顺差。在2003年至2018年长达16年时间里更为突出。在这16年里,除2008年,中国都位列“韩方贸易顺差最大的主要贸易对象”首位。2018年,中国更是占据韩国总贸易顺差的80%。
在逆差的背后,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
在推进制造业转型过程中,中国产品自给率稳步提升,很多高利润的高科技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像半导体、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多已实现自产自足,并且产品质量并不输于韩国制造,有些甚至要优于韩国产品。三星手机和现代汽车,算是韩国工业品的代表,但在中国市场上,他们已经难觅踪影。
另一方面,很多中国产品却深受韩国人欢迎。比如原先被现代汽车基本垄断的新能源公交车,现在韩国路上跑的新能源公交车有1/3是比亚迪。在韩国昔日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液晶面板、智能手机等领域,如今都能找到中国企业的存在感。
为啥写这么多韩国的情况,因为韩国这个国家很特殊,它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以前,煤矿经常发生毒气泄漏事件。后来人们发现金丝雀对毒气变化相当敏感,于是便会在挖矿作业时带着鸟笼下坑,一旦金丝雀出现异常反应,便可预知危险。在现代,出口占GDP比重达50%左右的韩国,也被经济学家视为全球经济的“金丝雀”。每当全球经济出现危机时,韩国就会率先发出警报。
这一次,三星向小米的示好甚至是低头,可以说是韩国人又一次在向世界拉响警报。不过,这一次,他们预警的是中国的恐怖工业实力。
这不是无脑吹捧,是有详实数据和我的亲身体验的。
一个冷知识是,2023年,中国工业规模已经超过了G7国家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