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一家电器行经销的“长虹”“三星”“三洋”彩色电视机。执法人员经过认真检查、比对,发现彩电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厂家与实际生产厂家不符,如长虹彩电生产厂家应为“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而这家商店经销的彩电外包装上标注的是广东省广州市某金品电子有限公司。自此,家电下乡中山寨家电横行的问题被揭露出来。
过去12年,近日,江苏南通如东岔河镇的丁先生,却因为空调的事儿,很是发愁。他说自己买了160台空调,用了半个月,竟然坏掉了四五十台。原来,他收到的三菱空调中,有不少标注的却是“三蔆”空调。
12年过去,家电下乡中山寨家电横行的问题依然严重。一些不良商家打着政府补贴的幌子乘虚而入,使不少假冒伪劣家电产品流入农村市场。
01
三蔆、美的华凌、东方松下…山寨家电侵占乡村
江苏南通如东岔河镇的丁先生从事活动板房租赁生意,今年3月5日,他在岔河镇天猫优品电器体验店内,订购了160台空调,准备安装在板房内,单价1350元一台。然而收货时,他收到的却是“三蔆”空调,商家跟他保证这些“三蔆”空调不仅和迎燕一样制冷,全国联保,还终身保修。
然而,据丁先生所述,这些“三蔆”空调大概半个月,有的十几天就不行了,开始冒热风,没有制冷效果。目前拉回他家里的大概有一、二十台,还有修空调的师傅在外面解决的,故障的一共有四、五十台。
出现问题后,丁先生立马找到了店家反映情况。店家却说这个跟他没关系,要找厂家售后。丁先生报到售后,到目前为止就送了五台压缩机过来,一台都没有修。
目前,丁先生已经反映到当地市场监管局。
再早之前,阳西县上洋镇的冯先生向媒体反应,他的母亲以2980元的价格购买了美的华凌蓝波系列净水器,但是他发现该净水器使用起来噪音极大,机身上的信息喷码也模糊不清。
当该净水器的型号、编号被反馈给美的集团官方服务平台后,美的官方售后服务人员回复说,经过官方专业人员核实,鉴定该净水器为假冒伪劣产品。
原来,前段时间有一伙自称“中国健康事业推广团队”的商家,来到冯先生所在的村子,举办所谓的“净水器下乡,惠民便民”推广会。他们打着政府补贴的幌子,通过现场做实验的方式,贩卖假冒伪劣净水器。使用的手段则是曾被媒体曝光的常用手段:“他们用两个杯子分别装着本村的井水和该品牌净水器过滤出的纯净水,随后加入所谓的‘还原剂’,不一会装着井水的杯子就变得浑浊起来,而装着纯净水的杯子依然十分清澈”。
据悉,许多老人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纷纷掏钱购买,在推广会现场,仅两个小时就有10户人家购买了这款净水器。
据调查发现,在阳西县城内的几家电器城和附近几个乡镇的家电超市里,大多数是一些价格低廉的杂牌家电。对于一款官方否认有生产过的九阳品牌电饭煲,店家表示:“你诚心要,230元卖给你,如果产品质量有问题,一年之内都可以保修。”并表示这是“线下特供版”,网上找不到。
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隆回县荷田乡一六村、安阳滑县南新庄等乡村县镇,由于交通不发达以及信息闭塞,当地消费者往往对山寨家电的推销信以为真,花了冤枉钱。中消协发布的《2020年60个农村集贸市场“再体验”调查报告》显示,“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过期商品等出现反弹式增长。其中,家用电器品牌在商品类投诉中高居前列。
02
家电下乡为何变成山寨下乡?
去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促进消费,包括 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鼓励地方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
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的家电下乡,以及13%的大额补贴。一时间,众多电商平台和家电企业纷纷响应,场面好不热闹。
但是然而据走访,目前我国家电下乡的受益对象仅仅是部分郊区农民和一些乡镇周边的农村居民,对于偏远地方的农村家庭往往很少能见到正品的家电产品。
这也给予一些投机倒把人士可趁之机,他们将一些假冒知名品牌的山寨货通过走村窜巷的方式,打着公益惠民补贴的名义,用看似便宜实际远高于山寨成本价的价格连哄带骗地卖给留守在村内的老人。等到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2009年,山寨家电产品“搭车下乡”的现象已经被广而报道,不少媒体希望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严惩不贷”。但是过去12年,这一现象依然存在。
有行业人士分析称,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去到交通不便、消费指数不高的乡村低价售卖自己的家电产品,在成本上无疑十分不划算。而像拼多多、淘宝、京东这些电商也未能及时深入到这些偏远乡村。加上山寨家电成本大幅低于正品家电,于是就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对此,专家只能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应该到规模较大、售后服务规范、信誉良好的大中型商场、超市、专卖店或有资质的电商平台选购家电产品。在购买过程中,要认真查验家电产品的标签、合格证等信息,确认产品的产品名称、厂名和厂址、规格型号、执行标准、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保修证书等等。选购家电产品后,要注意向商家索取发票等有效凭证,并妥善保留消费凭证。与此同时,要减少贪小便宜的心理,不要轻易迷信推销员的宣传。
此外,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作为维权依据,主动向商家提出合理诉求,或拨打12315、12345投诉举报电话,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