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春暖花开 滨‘新’有你”温情暖“新”活动在寨上街道德阳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暖心启幕。寨上街道、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外卖骑手代表及社区志愿者参加了活动。活动现场举办了“爱霞护‘新’心理工作室”揭牌仪式和“哪吒小屋”剪彩仪式。国家高级社工师刘爱霞以“用倾听治愈疲惫 让阳光照进心间”为主题,分享了工作室将提供心理咨询、压力疏导等服务的规划。

“这小屋真像哪吒的风火轮,转着转着就把咱老百姓的难题解决了!”在德阳里社区“哪吒小屋”的开业现场,67岁的居民张玉兰摸着绘有“三头六臂”哪吒形象的彩绘外墙,笑得合不拢嘴。这座由闲置岗亭改造而成的便民服务点,不仅融合了传统文化符号,更凝聚着基层治理的新智慧,成为初春街头一道亮丽风景。
岗亭变身“万能屋” 基层服务显神通
走进不到10平方米的“哪吒小屋”,饮水机、应急雨伞、急救箱等设施一应俱全,墙上“百姓需求清单”贴满便利贴。“希望增加血压测量。”“能否代收快递?”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正带着党员志愿者逐条记录。“过去,这里是闲置岗亭,常年堆积杂物。但今年,街道以此为试点,唤醒‘小微资产’,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屋以“三头六臂”为设计理念,集户外劳动者驿站、惠民理发点、志愿服务站三大功能于一体,日均服务超200人次。
上午10时,环卫工王建国端着保温杯推门而入,高兴地说:“能接热水、能热饭,雨天还能借伞,这可比蹲路边强多了!”他指着桌上“小哥能量站”的标识继续说道:“街道还给外卖员配了临时储物柜,大伙儿都说这屋子就像是‘充电宝’。”数据显示,德阳里社区周边有户外劳动者300余人,小屋开业后,将更有效地服务于辖区群众。
“一岗三用”解民需 新就业群体添活力
在“哪吒小屋”内,理发师姜小丽正为外卖员修剪头发。她感慨说:“我之前就是理发师,为了照顾孩子,就全职在家了,生活的重担全都落在了丈夫一人身上。”作为“外卖小哥”的家属,她坦言社区不仅免租金提供了场地,还帮忙对接了客源,“现在,我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多一份收入,丈夫送外卖也更安心了”。据了解,寨上街道将以德阳里社区“哪吒小屋”为试点,通过摸排新就业群体家属技能,将逐步开发“小屋+早餐点”“小屋+缝纫站”等微业态,带动更多家庭灵活就业。

在“哪吒小屋”门前,人们三五成群,舞狮飞镲,现场热闹非凡。“这里既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也是文化展示的窗口。”德阳里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指向墙上的哪吒涂鸦介绍道,“脚踏风火轮的少年手持混天绫,正卷起‘基层治理’‘便民服务’‘文明实践’三朵祥云。”创作该作品的涂鸦师说:“哪吒逆天改命的精神,恰似基层工作者突破万难、为民办实事的劲头。”

“小空间”书写“大文章” 治理创新再升级
开业仪式上,社区老党员、志愿者、新就业群体代表共同见证了小屋的剪彩仪式。外卖员张磊在小屋外排队等候理发,他兴奋地说:“以前总觉得社区的事情离我们挺远的,但现在社区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我自己也成为了‘流动网格员’,在送餐的同时顺手反馈安全隐患,特有成就感!”
“别小看这方寸之地,它承载着基层治理的大课题。”寨上街道党建办公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现有多处类似的小微空间,未来我们计划将其一一改造为特色服务点,要让每个闲置角落都成为百姓的幸福增量。”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题曲响起,孩子们围着彩绘墙嬉戏玩耍,外卖电动车在小屋前穿梭补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暖流,正从这“三头六臂”的红色阵地涌向街头巷尾。
从“闲置岗亭”到“网红小屋”,变化的是功能形态,而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德阳里社区用“哪吒精神”破解治理难题,让“沉睡”资产焕发新生,让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更让“15分钟便民生活圈”变得真正可感可及。当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治理智慧相碰撞,这场“小而美”的变革,正书写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注脚。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