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机给未成年人带来双重危机,姚明的这份建议你是否赞同?

   日期:2025-03-19     作者:42h6k       评论:0    移动:http://alvinling88.article.eyameya.com/mobile/news/2863.html
核心提示:帮助未成年人走出手机,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长等多方联动、软硬兼施。以技术打败技术是一个思路。吴迪举例说,现在通过手机


帮助未成年人走出手机,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长等多方联动、软硬兼施。


以技术打败技术是一个思路。吴迪举例说,现在通过手机系统自带功能,家长可以设置孩子使用时间;许多第三方软件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家长可以管理孩子手机的应用安装权限。对于校园,吴迪建议借助智能校园管理系统管控校园网络,屏蔽娱乐网站或应用的网络访问。


针对技术存在的漏洞,要夯实法治之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殷强建议,在法律层面建立健全App的报备和审核机制,强化推送内容的审核机制,确保未成年人模式下的内容健康安全。另一方面,作为提供产品的厂商,不应把营收当成比孩子健康发展更重要的使命。殷强建议政府鼓励App企业加强技术研发,结合最新的AI技术加强未成年人防沉迷功能的开发。


一些两会代表委员倾向于“快刀斩乱麻”。全国政协委员陈伟志呼吁,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做法,出台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樊董伟则更进一步,他建议禁止手机进校园、禁止未成年人拥有游戏账号。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也表示,希望国家立法,严禁家长给15岁以下孩子购买和使用智能手机。


然而,防沉迷如果完全依赖于“硬”的环境,孩子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终究无法做到根治。在“软”的方面,要通过沟通、陪伴、替代活动等浸润孩子心灵,让他们主动放下手机。


“手机防沉迷,第一责任人一定是父母。”周玉亮建议广大父母做好示范。“父母在家里不要玩手机,要用心、花时间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出门结交朋友。”此外,他认为手机是必需品,不能一禁了之,“但父母应尽可能推迟孩子拥有手机的时间。”


“家长可以和孩子试着签一个手机使用契约书。”吴迪说,“但是我知道什么时候放下。当父母不再焦虑地抢孩子的手机,而是跟孩子一起商量制定规则,我们就能跨越数字沉迷的鸿沟,让技术真正成为托举下一代的翅膀。”


吴迪曾到许多农村地区捐赠书籍,他建议家长、学校帮助孩子把时间和空间利用起来,引导孩子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替代它,要组织大量的活动,比如阅读、体育等。”这与姚明的建议不谋而合。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