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想飞的女孩》长沙映后交流共鸣热烈 女性互助跨屏延伸

   日期:2025-03-25     作者:siia5       评论:0    移动:http://alvinling88.article.eyameya.com/mobile/news/2998.html
核心提示:3月14日到15日,电影《想飞的女孩》全国路演活动走进长沙。导演文晏与编剧彭静在线上与观众进行映后交流,从女性创作者视角解读

图片

3月14日到15日,电影《想飞的女孩》全国路演活动走进长沙。导演文晏与编剧彭静在线上与观众进行映后交流,从女性创作者视角解读影片精心设计的创作意象,展现当代生活中的女性精神和力量。

电影《想飞的女孩》以真实人物原型为蓝本,讲述了一对表姐妹经历决裂又绝境重逢,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彼此救赎的故事。映后交流会上,“二刷”“三刷”的观众热情高涨,对影片女性创作者细腻轻盈的表达不吝赞美,关注焦点涵盖隐喻设定、价值思辨和现实思考等深入影片肌理的议题,当代年轻电影观众日趋提升的审美品格与女性创作者细腻轻盈的力量实现双向奔赴,现实回响余音不断。

图片

贯穿影片始终的“乌鸦”意象引发观众的广泛关注。导演文晏表示:“乌鸦原是《山海经》中的上古神鸟,又称‘金乌’,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逐渐污名化,成为‘不祥’的代名词;女性作为生命的起源,在母系氏族社会中诞生了一系列神祇,也未能摆脱污名化的命运,时至今日仍有女性何时不能进寺庙、女性不可以坐镜头箱等‘不吉’的传言。影片内外,乌鸦与表姐妹和广大女性,正如平行叙事,通过影片,要为乌鸦正名,也要为女性正名。”

影片《想飞的女孩》直面女性困境,不惧书写苦难。在导演文晏看来,“也许我们的‘苦难’正是别人的‘现实’。即便苦难也值得书写,作为创作者要秉承揭示真相的态度创作,避免将其符号化”。正如她解读创作主题时表示:“希望通过这对处于原生家庭困境中的表姐妹努力挣脱和起飞的过程,传递力量感。女性不论身处何种困境,都不要放弃‘想飞’的愿景;在有余力的时候也能伸出手给予身边人帮助。”

图片

主演彭静同时是本片的联合编剧兼语言指导,她在影片中饰演田恬的母亲田利华,并负责影片中的重庆方言台词。观众想知道站在创作者视角,如何看待田利华的“错误”。彭静解释,“像田利华这样在外杀伐果断的女性,在家仍是被父权思维裹挟,不断自我牺牲的存在。她始终觉得对不起所有人,但实际上真正对不起的只有她自己。”彭静提到,通过田利华这一角色,也希望向观众传递一种生活态度,先成为完整的自己,才能真正托举爱和光。

《想飞的女孩》不仅在国内电影市场引发强烈反响和高度共鸣,更承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出海的重任。此前,该片作为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作品,进入国际市场。导演文晏认为,作为女性、女导演,有责任将看到的当代中国女性形象进行记录,用全新样貌的电影样态带给国际观众,希望两个年轻女孩子的故事能够带来新鲜感,看见崭新的女性形象,中国形象。

图片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