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姚班、智班,北大、浙大、南科大图灵班图灵手机「清华姚班、智班,北大、浙大、南科大图灵班」

   日期:2025-04-04     作者:2l0g1       评论:0    移动:http://alvinling88.article.eyameya.com/mobile/news/3265.html
核心提示:综合实力大体相当,传统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实力雄厚,细分领域各有所长。

综合实力大体相当,传统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实力雄厚,细分领域各有所长。北大擅长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清华和浙大在网络与信息检索表现出色。此外,由图灵奖得主带领的清华姚班、北大图灵班和浙大图灵班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那么人工智能教什么?根据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所述:人工智能的特点是“至小有內,至大无外”,可由多个内核向外拓展。必修课分为数学与统计学、智能与认知科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四大类,方向必修类则有智能教育、智能法学、智能金融、智能农学、智能医学和智能文学等,还特别设置了综合必修类课程人工智能伦理学。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班,姚班

姚班

说到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就不得不提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也就是姚班。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2005年创办,致力于培养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2009年“软件科学实验班”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并纳入 “清华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 首席教授:姚期智院士

  • * 培养目标:培养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

  • * 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创办于2005年,并领衔强大国际化师资团队

  • * 凭借在美国MIT、Stanford、Princeton的多年执教经验亲自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姚期智院士精心设置全英文教学的专业课程25门,覆盖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

  • * 开展阶梯式培养:前两年着眼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实施理论、安全、系统、机器智能、网络科学、量子信息等方向的专业教育

  • * “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量身定制“预研计划”

  • * 多方位的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实践平台:所有学生本科阶段赴海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

  • * 大四全年在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实践,提升专业水平

  • * 国际评价:姚班有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

姚班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设置阶梯式培养环节:前两年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实施理论、安全、系统、计算经济、计算生物、机器智能、网络科学、量子信息等方向的专业教育;着力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姚班”非常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培养真正有创造力的一流科学家至关重要。针对基础学科教学,姚期智教授专门为“姚班”制定培养方案,编写教学计划,融合世界重点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先进方法,为学生精心准备了25门专业课程(其中5门为核心课程);姚期智院士亲自领衔的强大国际化师资团队,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姚班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组成;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是全英文授课,从进入“姚班”起就促使学生适应国际化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方式,为以后“姚班”学生走向世界学术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2005年开班至今,“姚班”已经送走11届毕业生340人。他们曾经带着青涩的希望来到清华,走进了“姚班”,现在正迈着自信的步伐,活跃在计算机领域的国际舞台。其中,64人在姚先生创建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读研,32人在清华其他院系继续深造,1人赴北大光华继续深造;202人赴美国、新加坡、香港和法国等地读研,其中有赴MIT 18人、Princeton 20人、斯坦福大学9人、CMU 22人、耶鲁大学1人、宾夕法尼亚大学3人、哥伦比亚大学9人、UCBerkeley 9人等;41人赴Google、MSRA、IBM、Facebook、网易等著名计算机企业工作。目前,姚班学生大三年级的大学期长期出访率已达到100%。截至2019年1月,姚班学生在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有233篇记录在册,姚班学生为论文通讯作者或主要完成人的有170篇,并有75人次在FOCS、STOC、SODA、NIPS、COLT、CVPR、AAAI等国际顶级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在姚期智院士亲力亲为的不懈努力下,姚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及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为国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树立了突出典范,先后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姚班“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已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绝大多数毕业生踏上了继续学术深造的道路,正活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世界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2位毕业生进入学界执教北京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另有姚班毕业生创办的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小马智行,都已崭露头角,在业界引领此轮全球信息革命创新浪潮。

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智班)

  • 首席教授:姚期智院士

“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智班)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2019年创办。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院长姚期智院士将担纲智班首席教授。

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有着非常广阔的基础,涵盖了数学、计算机、神经科学、脑科学与心理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在过去十多年里,人工智能有了非凡的进步,未来二三十年中,人工智能更将在科学界、工业界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当今的人工智能技术会在未来几年达到极限,下一波新技术的革新中,中国能否取得原创性的突破,成为人工智能下一代技术的领跑者? 这些问题正迎来一个应对的关键期,而人才培养更是其中核心所在。因此,期智院士结合其在国际顶级学府的多年科研教学经历,以及姚班的成功办学经验与人才教育理念,创办智班,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国际的拔尖科研创新人才。

  • 培养理念

智班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整体学科布局上的重要举措,得到了清华大学的大力支持。智班既是对清华乃至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布局的积极响应,也将进一步拓展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格局。智班广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有机会参与不同学科间的深层交叉合作,在交叉学科上作出创新成果;并在助力各学科发展的同时,深化对人工智能前沿的理解并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 创办特色

清华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强大实力,包括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学院、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以及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等院系都在科学技术及人工智能研发上有突出的成果。智班将和这些院系都保持紧密合作。智班的创立,更充分依托了清华交叉信息院在人工智能师资力量与学科建设上的积累。过去十年,交叉信息院组建了一流的师资团队,基于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和系统,在健康医疗、互联网经济、安全、网络、电力市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智班招生公告显示,智班的课程将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科研教学一线骨干教师讲授,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均为全英文授课。姚期智院士也会亲自参与授课。

智班同学将获得相关产业的实习机会,深入了解实际产业中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并通过人工智能知识与技术,加强人工智能在不同产业中的推广与应用。

姚期智认为,中国当前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创新性的跨领域应用系统,另一方面是在算法和理论方面缺乏突破。人工智能的应用离不开学科交叉,智班的成立正是水到渠成,将通过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来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和学科交叉应用的发展。

智班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第八个实验班。作为承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珠峰计划)”的载体,“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已建成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和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等七个实验班。

课程安排:

在本科低年级,智班学生将通过数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核心课程,打下扎实宽广的基础;在本科高年级,通过交叉联合AI+X课程项目的方式,有机会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前沿相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前沿的发展。同时,智班的学生将获得与相关产业的联合实习机会,深入了解实际产业中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并通过人工智能知识与技术,加强人工智能在不同产业中的推广与应用。

第一学期:数学物理基础课程+《人工智能入门》+《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机器学习。

其他特色课程:

  • 人工智能入门(姚期智院士参与授课)

  • 人工智能应用数学(姚期智院士亲自授课)

  • 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

  • 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

  • 计算机视觉

  • 数据挖掘

  • 自然语言处理

  • 人工智能交叉项目(AI+X)

  • 人工智能研究实践

人物名片

姚期智院士是算法、密码学、及量子计算的国际权威。2000 年荣膺图灵奖(TuringAward,计算机科学的国际最高奖),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姚院士为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及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先后任教于MIT、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2004 年全职回国加入清华大学,并为本科生创办“姚班”。2011 年创建“清华量子信息中心”与“交叉信息研究院”。近年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的创新理论及交叉学科应用,2019 年再度为本科生创办“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

北大图灵班

No.1

简介

2017年,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大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Hopcroft)正式入职北大,他与北大信息与工程学部主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高文院士等教师共同讨论,创新开设了致力于为中国培养计算机科学界下一代领军人物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图灵班。去年,首期图灵班招生人数为30人。在这一年里,图灵班如同得到细心灌溉的萌芽,在燕园这片沃土上茁壮有力地生长着。

2018年,北大图灵班计划在原有计算机科学方向基础上,将新增人工智能方向,在春季学期末面向全校大一本科生进行二次选拔。

图灵班的教学力量也十分雄厚——北大数院教授为图灵班学生指导基础数学训练;国内外顶级学者受邀引入世界最前沿的专业课程;今后还会给学生大量参加海外交流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将在国际名校进行交换学习,跟随活跃在世界计算机科学研究一线的优秀学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上,我们尽最大可能找最好的、最合适的老师。”图灵班班主任蒋婷婷说道。

图灵班设立初始,便吸引了近百名学生参与选拔。“当时是面向信科学院与元培学院大一本科生招生,选拔比较严格,一方面看学生在大一这一年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另一方面看他们面试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图灵班希望能培养出更多学术界的领军人才,这需要独立和创新的思考能力。”选拔流程为 提交转专业申请(非信科院学生)→考生提交报名表(英文个人陈述)→筛选符合报名要求的学生→面试→拟接收学生名单公示。

图灵班2017年首届招生24人,主要来自信息、元培、数学等院系。2018年起,图灵班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两个方向,每个方向各招收30人。

浙大图灵班

No.1

简介

据浙江大学消息,今年该校将开设本科生“图灵班”,重点培养计算机领域卓越创新人才。

“图灵班”依托浙大竺可桢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基地,首届约招本科生60名左右,综合采用“三位一体”和“面上招生”两种方式。

实行全程化导师培养

中外院士、图灵奖获得者任导师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为介绍,图灵班由竺可桢学院牵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建设,具有全科式基础强化、全方位科研训练、全程化导师引领、全球化资源导入、专业化学科培养等“四全一专”特色。
“图灵班致力于5-10年内培养一大批引领计算机行业创新创业的杰出人才,以及能够进入世界顶尖学术科研机构执教的研究人员。”陈为表示,院方希望入选图灵班的学生对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和专业的科研、创新有浓厚的兴趣,具有长期从事科研活动的潜质。
陈为指出,图灵班实行全程化导师引领的培养模式。目前导师团队包括图灵奖获得者Whitfield Diffie、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美国工程院院士沈向洋、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及30余位科研专家。此外,每个年级还将配备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作为班主任,同时聘请国外顶尖大学的教学大师和科研人员单独授课。
今年计划招本科生60人

实行“1 3”管理模式

“该班今年计划招收60名左右的学生,实施优秀学生选拔制度,采取‘三位一体’和‘面上招生’两种方式,前者针对今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后者指通过高考招录。” 浙江大学本科招生处长朱佐想谈到。

据悉,图灵班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三个专业,分别对应于同名的一级学科,入选该班的学生可在其中确认专业。陈为介绍,图灵班的管理模式为“1 3”,即第一年由竺可桢学院统一管理,第二年开始学籍转入计算机学院;培养模式为第一、二年学习基础知识,第三、四年学习专业知识,第四年进行科研实践或境外交流。

陈为表示,图灵班将采用重定向和滚动选拔机制。每个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意愿和实际修读情况,不适合继续在图灵班攻读的同学将被重定向到普通班级(原专业)。在第一和第二学年结束时,分别在全校学生中补充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图灵班。

人工智能本科生入读图灵班

导师阵容特别强大1978年,浙江大学招收了第一批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始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1982年7月30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室成立,1987年人工智能研究室升格为人工智能研究所。

多年后,浙江大学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将于2019年开始招生,学生纳入新设立的竺可桢学院图灵班。图灵班入选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三个专业中确认专业。

陈为教授介绍,浙大此次新设置图灵班,目的是培养厚基础、高素养、深钻研、宽视野,引领世界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图灵班将配备以图灵奖获得者Whitfield Diffie教授、潘云鹤院士、吴朝晖院士、陈纯院士等为首的专业导师团队。

“每个图灵班学生将由学校资助,前往境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进行3个月以上的科研实践。目前,学校已经和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卡内基梅隆、加州伯克利、牛津、新加坡国立、香港科技等国际著名大学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百度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建立了拔尖学生海外交流的渠道。”陈为说。

实际上早在2010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已为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选修课程,在学生中的反响很热烈。

2019年9月22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在玉泉曹光彪高科技大楼东502室成功举办了2019级图灵班师生见面交流会。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三个专业方向的导师以及首届62名图灵班学生参加了见面会,会上大咖云集、人才济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计算机学院举全院之力为图灵班专门建立了导师库,包括中国科学院吴朝晖院士,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陈纯院士、邬江兴院士(双聘)及学院高层次人才在内的导师共计55人,师生比高达1:1.12

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刚教授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现状、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成绩,同时对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勉励大家在导师的引领下成为栋梁之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的专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专业发展历程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对每个专业能有初步了解。之后,与会导师们按不同方向具体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让学生对每个研究方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安排学生到实验室参观,为学生们演示了区块链数字货币窃取态势感知系统、无线电子眼:隐藏电子设备检测、基于相机指纹的图像大数据安全平台等多个系统,使得学生们对科学研究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充分激发科研的兴趣。

南科大图灵班

清华计算机是姚班,南科大计算机是姚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姚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从中国科大少年班一路到博士毕业的姚新,曾任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座教授,2016年夏天,带着建立世界一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梦想,姚新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他曾担任IEEE计算智能学会研究员评估委员会主席、进化计算领域顶级期刊(TEC)主编、IEEE计算智能学会主席、IEEE大数据指导委员会成员等多个职位。并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沃尔夫森研究奖和IEEE计算智能学会进化计算先锋奖。并入选“2016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

研究领域包括进化计算(进化优化、进化学习和进化设计)、神经网络集成和多类分类器、启发式算法、数据挖掘、进化算法复杂性分析以及这些研究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

2019年11月5日,2007年图灵奖获得者Joseph Sifakis 院士再次做客南科大讲堂。此次,Joseph Sifakis 院士不仅为全校师生带来精彩讲座,还将参与南方科技大学图灵班(筹)培养计划及学员选拔宣讲会。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Joseph Sifakis 院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长期兼职杰出教授,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界的“模型检查”技术的发明者。于 2007 年因其在模型检查理论和应用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图灵奖。他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CNRS )的研究总监,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2001 年银质奖章的获得者,亦是法国以嵌入式系统著称世界的研究中心 Verimag 实验室 (UJF/CNRS/INPG)的创始人。其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理论和应用技术今天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工业中以便设计复杂的系统并能够使其保证符合预设的规范。

Joseph Sifakis院士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是法国国家功绩勋章的高级官员,法国荣誉军团的指挥官。他于2012年获得达芬奇奖章。

Joseph Sifakis is Emeritus Senior CNRS Researcher at Verimag.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cover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aspects of system design. The main focus of his work is on the formalization of system design as a process leading from given requirements to trustworthy, optimized and correct-by-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s.

Joseph Sifakis has been a full professor at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for the period 2011-2016. He is the founder of the Verimag laboratory in Grenoble, which he directed for 13 years. In 2007, he received the Turing Award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model checking, the most widely used system verification technique today.

Joseph Sifakis is a member of the 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 a member of the French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 member of Academia Europea,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e is a Grand Officer of the French National Order of Merit, a Commander of the French Legion of Honor. He has received the Leonardo da Vinci Medal in 2012.

图灵奖(Turing Award)

小贴士:图灵奖(Turing Award),全称“A.M. 图灵奖(A.M Turing Award)”,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 Turing)。 由于图灵奖对获奖条件要求极高,评奖程序又是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共享此奖。因此它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版权声明—

来源:南科FM,编辑:nhyilin

仅用于学术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Eternalhui或nhyilin删除或修改!

—THE END—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