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营策略等原因,西藏信托存在感一直不高,属于较为低调的信托公司。即使如此,也因为种种事件被推到了聚光灯的前台。
2025年3月13日,青岛饮料集团旗下华东骑士酒堡(蓬莱)完成股权变更,西藏信托以100%持股比例接盘,随后更名为烟台骑士酒堡葡萄酒有限公司。
因标的公司“年收入仅800元、净利润却达17.22万元”的财务数据,毫无疑问的,这一则交易不仅引发猜测,更是将西藏信托此前多次接盘“不良”地产项目这一事项,使得接盘方备受争议。
随着交易于3月13日完成,西藏信托也顺势成为新控股方。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交易完成后,骑士酒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西藏自治区财政厅。
注意到,此次接盘骑士酒堡并非西藏信托首次涉足“问题资产”。
近两年来,西藏信托可谓是风波不断。
风波一:自营接盘“拆东墙补西墙”
梳理西藏信托近年来的动作来看,通过自营资金接盘风险项目,形成“头年放贷、次年不良”的现象。
典型案例如2021年向河南元一房地产发放的3.5亿元贷款,因行业下行和政策等原因导致款项无法收回,次年以自营资金接盘后,至今仍持有其90%股权,债权余额超3.3亿元。
类似操作还出现在重庆金科项目中。2022年,西藏信托发放的1.5亿元贷款于2023年沦为不良,剩余债权达1.92亿元。
而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被质疑为掩盖风险、延缓爆雷的手段。这当然不是一家公司这么做的,许多公司都有类似的操作。但此次接盘红酒,还是引发不小的争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西藏信托可能基于资产价值重估、行业整合、政策导向等诸多考量接盘。但这一类低效资产,未来扭亏压力可以说是相当大了。
风波二:金科6.5亿不良资产处置困局
西藏信托本身风险资产规模并不算大,而这些风险资产当中,与金科集团的纠纷成为其最大风险敞口。
除了上文所述的1.92亿元债权外,另一笔涉及遵义金科的信托项目剩余债权约1.29亿元,抵押物为现房资产但处置进展缓慢,尤其是在当下的环境之下。尽管有政策的加持,但是飞高能级的地区,销售回款速度缓慢。
2024年底,西藏信托尝试打包出售包括河南元一、重庆金科在内的6.5亿元不良债权,但未曾见到出价方。作为金科主要债权人之一,西藏信托在司法重整中的话语权有限,叠加金科总负债超1800亿元的复杂局面,回收前景堪忧。
目前,金科破产重整的投资人确立,后续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风波三:资本扩张难掩盈利模式缺陷
面对行业转型压力和监管回归本元的要求,西藏信托2024年初将注册资本从31亿元增至52亿元,通过注资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是行业通行做法。西藏此次注资,也体现了股东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
信心是有,但也不能忽视风险。2023年财报显示:,西藏信托自营资产不良率虽降至5.92%,但前五大不良贷款客户中3家集中于工商企业领域,且多源于自营接盘项目。
更严峻的是,公司营收增长乏力(2023年仅增4700万元至6.48亿元),投资收益缩水超50%,暴露出过度依赖传统融资类业务的结构性矛盾。
另一方面,转型的困境也是逃不了。资产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信托虽然是大方向,但是目前盈利能力微乎其微,远不能和昔日的非标相提并论;而存量资产质量却在恶化。对于风险控制体系和转型之路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