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碎碎念,从接触手机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年,用一些文字记录用过的手机,也纪念逝去的岁月。
2009年7月-2009年10月 海尔某款已经忘记型号的功能机
刚高考完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手机只需要接打电话就可以了,所以就以家里重新办宽带为契机在电信营业厅拿了这部海尔不知名手机,在网上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图片。这部手机外观直板银色,屏幕在1寸左右,功能只有基础的打电话发短信不能上网,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带了一颗大概10W像素的摄像头,但拍的照片只能在手机里看,并不能导出。
2009年10月-2010年2月 易丰 Ephone E66C
易丰E66C应该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手机,09年10月在老家电信营业厅以899大洋的价格购入(当时真是一入电信深似海,从此手机不好买),购入这台手机的主要原因是,9月开学之后看着别人用手机上网看小说玩JAVA游戏聊QQ,自己没有能够守住电话只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初心,心痒了。
易丰E66C 我买的是金属绿的版本
易丰属于当时小灵通厂商转型做电信手机的厂商之一,所以生产的基本上都是运营商定制手机,易丰E66C就是其中一款,E66C虽然印有电信3G标志,但却是2G手机,毕竟当年1000以内国行基本买不到3G手机。
E66C属于经典的T9键盘手机造型,在配置上配有一块2.4寸QVGA(240X320) TFT电阻式触摸屏(这点还是挺有意思的),15M可用存储(感人),200万像素(差值)摄像头,1400毫安时的大电池并且自称拥有"YAMAHA"独立音效芯片,所以机身后壳背部的扬声器开孔造型非常显眼,虽然最大音量时会有破音[囧]。
背面设计个人觉得还蛮好看的
由于是自己第一部可以用来玩的手机,当时用起来还是挺欢的,就这样上上网(主要是cnBeta),听听歌(机身存的第一首歌郭静的在树上唱歌),玩玩JAVA游戏,看电子书,伴我度过了大一的上学期。只可惜在寒假打工期间,有一次上班时遗失在了公交车上,服役期半年不到。
2010年2月-2010年10月 天语E379
在易丰E66C遗失后,在电信营业厅以1600元的价格入手了电信定制的3G功能手机天语E379 ,这也是我自己认为买的最坑的一部手机(其实在当时还看中了诺基亚的5233和X3,无奈自己用的是电信,诺基亚的这两款手机都不支持CDMA),这部手机除了支持3G以外就是一台使用MTK公版方案的功能机,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优点上网体验也不好经常连不上需要关闭数据连接再重新打开。
后来才知道外观就是借鉴HTC,但当时没有评测文章说这一条
在配置上拥有一块2.8寸QVGA电阻式触控屏,30M的机身可用存储空间,200万像素摄像头,无键盘使用屏幕内虚拟按键,整体外观就是借鉴了HTC早期的一台WM系统手机(天语的很多手机外观都是借鉴别人的),同时机身导航键特别容易掉漆,我大概用了3个月左右,导航键就已经掉漆掉的不忍直视了。
背面布局
不过说实在话,E379的反应速度还是要比易丰E66C快上不少,屏幕点亮后正面的显示效果在QVGA屏幕里也算过的去。我的天语E379从10年2月服役自10月,在购入第一台安卓智能手机ZTE R750后闲置,后来又借给别人使用一段时间,现在后壳与电池均已丢失了。
2010年10月-2011年9月 中兴ZTE C-R750
步入智能时代,在受够了天语E379后,为了顺应安卓智能手机的大趋势,直接跳过了当时市场上还有的诺基亚塞班手机和Windows Mobile手机,于2010年10月国庆假日期间以1860元在淘宝购入了我的第一部安卓智能手机中兴CR750,当时还有社团的小伙伴说不如买塞班手机,怎能想到塞班在之后的两三年里被安卓完全取代呢。
很有特色的正面
中兴CR750在外观上除了显示屏周边是黑色的外其他地方都使用了银色喷镀同时在后壳上还印有安卓机器人的图案。在配置上中兴CR750配备了一块3.2寸HVGA(320X480)分辨率的电容式触控屏,当时不少同价位国产智能手机还在使用电阻式的触控屏。在屏幕下方设置了一个轨迹球,这个轨迹球在当年手机屏幕都不是特别大的年代使用起来还是蛮方便的。处理器则使用了主频为600MHZ并内置了Adreno200GPU的高通MSM7227处理器而不是阉割了GPU运算单元的MSM7225所以中兴还特意内置了一款重力感应的赛车游戏(这块CPU也算得上是高通的经典CPU之一了,后来还出过升级版的MSM7227A)。在摄像头方面后置一枚320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但没有配备闪光灯(值得一提的是我自己的头像就是用它拍的)。在存储上拥有 512M的豪华 RAM和512M的ROM,当时旗舰机例如三星GT-i9000 Galaxy S1也是512RAM的配置,作为中端机拥有512内存还是少见的大部分都是256M或者奇葩点的384M例如htc的G1 Dream,512的ROM机身实际可用存储空间大概是200M左右,虽然当时的软件不像现在动辄几百M甚至以G为单位,但是也装不了太多软件,所以当时必须要折腾将应用安装在TF卡里。
同时这台机器还配备了两块电池和一个座充解决了外出时电量不够用的问题。在系统上搭载了当时较新的安卓2.1-update1,不过直到750退役中兴也没给安卓2.2的升级(系统升级缓慢或者直接没有系统升级算得上是早期国产安卓手机的一个通病了)。
背面的安卓机器人是点睛之笔
这个机器服役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用起来整体还是蛮舒服的但是屏幕可视角度与色彩表现不行加之没有系统升级,最终被我以700左右的价格卖给了南京丹凤街越时空通讯广场的一家回收商(准备买新的安卓手机,从此与htc结缘5年)。
番外其一 魅族M8SE
在2010年上半年,为了提升影音体验,从室友的手中购得了魅族m8se当作纯娱乐的副机,这也是我与魅族手机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亲密接触。
出道即巅峰魅族M8
魅族m8作为当年自研国产智能手机的代表作,给我的整体感受还是相当不错的,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其配置在当时来看也相当优秀的,3.4寸720X480的 PET屏幕细腻而惊艳,主频为667Mhz三星处理器为以WinCE为内核的Mymobile系统带来了较为流畅的使用体验,机身自带的8G存储在当时也是极为少见的。在使用m8的半年里最满意的就是看视频与听音乐这两项的体验,双扬声器的音质现在来看估计也绝不差,我也是在这台手机上看了包括银魂在内的许多动画。
后期虽然黄章言而无信,无缘魅族原生安卓系统,但是网友根据开放的驱动自行的安卓系统,也给m8带来了一定的可玩性。最后以800块钱的价格又卖给了别人现在想来还有点后悔,从此无缘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