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 | 白平衡(White Balance) | 告诉相机,我现在所在的拍摄环境的现场光是什么类型的颜色,你需要把这种色调改变过来,变为正常的颜色。以白色(或灰色)为基准,通过运算,对某一色温环境下获得的影像的颜色参数进行调整,使白色(或灰色)得到准确还原;当白色(或灰色)被真实再现时,其它颜色的偏差也相应被校正,得到自然、准确的表现。 | 比如我们在拍摄室内人像,而现场的灯光是暧色的钨丝灯,那么我们在设定的时候将白平衡的设置调整为:钨丝灯。这就等于是告诉相机,现场的光照是黄色的暧色的钨丝灯,你需要把这种色调改变过来,变为正常的颜色。 |
F | 对焦 | 数值数增大,焦点将向距离相机更远的方向移动 |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相机镜头是透镜组成的,当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穿过镜头时,会将光线聚集到一个点上,这个点被我们称为 “焦点”,而焦点与镜头中心的距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焦距”。通过对焦距的设置,可以起到平衡画面、突出画面主体的作用。F值从小到大 |
S | 快门速度 | 快门从开启到关闭期间感光材料受光的有效曝光时间。改变曝光时间,在我们按下拍摄到快门响应的时间内,拍摄对象的任何位置变化都会被记录到照片中。理论上缩短快门时间,画面变暗,反之则变亮 | 1/100和0.5的快门时间对比 |
ISO | 感光度 | 指感光体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拍摄同一亮度的景物,要达到同样的曝光效果,感光度高比感光度低所需要曝光量要少。 | 在调整感光度时,需要考虑当前的光线环境。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感光度调整到 400 以内,能够起到控制噪点的作用,使成片更加细腻。当光线较差时,需要将感光度调至400以上,以此获得较优质的曝光。在光线可以的时候,50和6400的区别,6400有明显噪声。 |
EV | 曝光补偿 | 改变进入镜头的光线量。调整曝光需要点开专业模式界面的“EV”。通常情況下,调整曝光量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明降暗升”,即如果拍摄环境的光线过于强烈,则需要降低曝光量;如果拍摄环境的光线比较暗,则可以适当增加曝光量。 | 相同环境下,-4和+2的区别 |
f | 焦距 | 对于一个大小确定的画幅,镜头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画幅所覆盖的景物空间范围越小;镜头焦距越短,视角越大,画幅所涵盖的景物空间范围越大。 | 一倍焦距和十倍焦距的区别 |
景深 | 景深 | 能清晰成像的被摄景物的纵深范围 | |
UW | 超广角镜头 | 从UW到W到T,视角越来越小,拍摄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小 | |
W | 广角镜头(WIDE) | | |
T | 长焦镜头(TELE) | |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