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一个产品的叫好与叫座是成正比的,优秀的产品绝不会缺乏市场的正向反馈,但有一类产品似乎不在此列——折叠屏。
人们常常惊讶于折叠形态的科幻未来,来自旁人的艳羡话语也一直不绝于耳,但折叠屏手机似乎卖得就是没那么好。其中有部分因素是价格,但更多是因为这个品类天生有各种不足:
动辄近300克的重量几乎无法单手握持;双电芯组合起来的总容量难以超过5000mAh,让本就耗电的巨大内屏续航更难堪;不好堆CMOS让好影像几乎永远与折叠屏绝缘:系统适配本质上一直在做花拳绣腿的活儿,缺失真正的实用定制和改变……
篇幅所限,如果让我历数折叠屏的槽点,一个回答可能说不完。
并没有针对折叠机的意思,我是一个很拧巴的人,我还用过更多的直板旗舰,同样也没有什么能让我满意的机型——最大不过7英寸的狭长屏幕太小了、千机一面的可玩性太糟糕了、直板机的外观形态再无想象力空间……
直到这段时间,我提前体验了一下荣耀Magic V2,发现事情正在起变化。
不夸张地说,用了那么多boring的手机,我最后是在这台折叠机上,找到了最后的安逸。
它治好了我在所有的直板旗舰与过去的折叠机之间——顾此失彼、痛苦选择的精神内耗。

我曾经用过一台9999的折叠屏,一个“遥控器”手机。其实它的名字本来不叫“遥控器”,是有一天,人们拿它的外屏和遥控器对比了一下,它也就变成了“遥控器”。直到其它家的折叠屏都出来了,它的名字突然变成了“6999”。
后来,我又用过折起来是60Hz直板机mini、打开是120Hz平板mini的小胖墩儿。长期体验之后,你会发现拿小胖墩儿的外屏回回消息、接个电话还可以,真要用,那还得是展开。
所以很遗憾,以上所有的折叠机都没给我继续用下去的动力,归结起来就是外屏太差了,合上之后效率全无,让我不得不再另外带一个直板机。问题也来了——当外屏变成废物之后,你还会为了那块半大的内屏用一个厚重的折叠机吗?何况平板能更好承担巨屏的责任。
这可让我如何安逸?
所以,在拿到荣耀Magic V2之后的第一时间,我先关注的就是外屏。

这是一块6.43英寸2376 x 1060分辨率的OLED屏幕,像素密度405ppi,20:9的比例和传统直板手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再配合2500nit能够默秒大部分直板旗舰的峰值亮度、与内屏一致的120Hz高刷、老大哥也没有的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等等优势,前所未有。
可以这么说,这块外屏不仅仅形态等同于常见的直板机,继续深究到参数细节,它也不输于市面上任何一台顶规直板旗舰,纵使是某Pro MAX来战,后者的峰值亮度也不过2000nit而已,想与Magic V2扳手腕,排队都排不上。
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安逸,这就是一眼的安逸。
这时候评论区可能有人要问——遥控器、内外屏幕割裂都是老黄历了,有那么多外屏看起来挺像正常直板机的折叠机,有什么可吐槽的?
我觉这个问题需要问大家的小指。
动辄300克的折叠屏手机任何一个人的小指都受不了,单手握持绝无可能,每个人用着用着板砖折叠机最终都会变成双手握持的状态。既然都双手握持了,为什么还需要外屏呢?
这样的经历和经验也告诉我,大家永远都不要相信过去那些折叠机的“轻薄”,所谓的“轻薄”仅限在各种傻大黑粗的同类型产品里菜鸡互啄。
而这次的荣耀Magic V2,似乎不太一样——此作在物理上的最大改变,就是让折叠屏超出预料得更薄、更轻。
首先,荣耀Magic V2折叠起来的厚度已经缩到了10mm之内,大家对这个数字可能没有什么概念,说实话,我也一样。
直到——我把它和我手里的另一台某Pro MAX放在一起。

折叠起来的不光有体积,还有荣耀Magic V2的重量——只有231克,当然,是素皮版。我手里的玻璃版要更扎实一点,但也仅有238克。冰冷的数据看起来比较无感,别着急,和其他家的数据以及日常见到的东西一对比。
你看,是不是就能感受到这个数字有多夸张了。

实测为玻璃版重量,素皮版可以把重量进一步减小到231克


某红罐快乐水基本款的重量是353克
为了搞定这个轻过N多直板旗舰的大号折叠机,荣耀做了很多。
比如定制了最薄的折叠铰链、超薄的 VC 散热系统、最薄也是最窄的环绕天线设计、最薄的Type-C接口模块、最薄的指纹识别、最薄的扬声器等等,各项一一组合起来,每0.1克都不放过,最后积沙成塔,给到了这部全球最薄折叠旗舰。
对我来说几句话的事,放在折叠屏设计生产上是实打实接近手搓的困难,要不然全球那么多手机厂商,到现在也不会只有荣耀跟了上来。

Type C接口模块被压缩到了极限
重构了那么多处的机身设计、砸钱定制了那么多不通用的元器件,可不是让我们单用外屏的。
那内屏要我来形容就是——不留遗憾。
参数太多我就不念了【7.92英寸,2156×2344分辨率,和外屏一样的最高120Hz LTPO动态刷新以及3840Hz超高频PWM调光,峰值亮度1600ni……】。一句话,这样的内屏屏幕素质在折叠屏产品中是一等一的优秀,和顶流直板旗舰比,也不会输。
其实,从翻开荣耀Magic V2亮屏之后的第一眼,我就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总觉得它和其它的折叠屏产品有一点点的不同,好像少了一些什么,用了很久之后我才有所意识。
是折痕,它少了折痕。

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折痕永远是个绕不开的问题,即便很多产品在刚拿到时不会很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那条痕迹的存在感就会越来越强。
这台荣耀Magic V2到我手上已经有好多天,我每天都在翻来覆去测试,除了测试也会折来折去听两片机身撞击在一起的声音来解压,最后发现只有黑屏状态下,让光线直射,才能看到屏幕中部有轻微的扭曲。
在其它条件下,也就是正常亮屏使用时,能让我在此负责任地跟各位说——荣耀Magic V2就是我迄今为止体验到的折痕最轻的折叠屏手机。

拥有这样的效果其实是得益于荣耀的悬浮水滴结构铰链。
在之前的折叠屏产品中我们已经见过类似的设计,即屏幕弯曲处并不会完全贴合,而是呈现水滴状,通过提升弯折半径来减少形变,进而减轻折痕,也给弯折后的屏幕预留空间,实现边框贴合无缝的效果。
荣耀这个相比之下有“亿点点”不一样的是,它在升降结构与内屏之间加了能“自恢复”的缓冲装置,这东西就像是海绵垫,有东西放上去它会自然凹陷,当你把东西拿走之后它又可以自动恢复原状,这算是我们在打开内屏之后难以感知到折痕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通过了我的这些严苛审视,荣耀Magic V2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的主力机。
作为主力机使用,我最关注的是荣耀Magic V2的续航。
大概是吸取了大量同行们口嗨“妥妥同一天”的教训,荣耀Magic V2保住了5000mAh的大容量电池,而且是Magic5系列的同款“青海湖”电池。
但不完全是同款——因为荣耀Magic V2的“青海湖”电池是“两片”,并不是“两块”。
其厚度削到了平均2.72mm的程度,几乎是二分之一于直板机电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荣耀Magic V2所展现得如此夸张的电池/体积比,也算是侧面验证了“青海湖”硅碳负极电池技术的前瞻性——相同体积下实现更大的电池容量。
而且实测下来,荣耀Magic V2的续航成绩相当不错。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内外屏的续航结果高度接近的情况看来,荣耀Magic V2的双屏 LTPO以及软件上的续航管理方案应该是起到了作用。

一眼可见,无论内外屏,荣耀Magic V2的续航结果在直板机和折叠机当中都是非常好的
我喜欢用手机打游戏,于是测了一下《原神》,发现展开玩游戏的帧数要比合上玩游戏的帧数高出不少,但无论哪种情况,其近乎全程满帧的表现得都可圈可点。显然,荣耀Magic V2在性能释放上相比较直板性能机没有什么区别,四舍五入相当于买手机送游戏平板了。

外屏测试

内屏测试
我也喜欢用手机拍照,最终让我下决心放下直板机用它来拍照的原因,不是这个乍一看很突出但和影像机一对比就不明显的后置模组,而是实拍的体验。
荣耀Magic V2不仅广角、超广角、长焦焦段齐全,而且Magic5系列的算法什么样它就什么样。像是鹰眼抓拍这些Magic标志性的影像能力全都有,同样都可以彻底忘记焦段,随意拉取从超广角到长焦的任意焦段随意拍摄,照片画面纯净,观感不错。
要是硬挑什么的话,就是影调没有Magic5系列那么有传统的味道。


超长数码变焦拍摄

超广角(手动拉取到0.7X)拍摄

超长数码变焦拍摄

超长数码变焦拍摄
折叠屏手机拍摄夜景有天生的优势,如果想激活长时间曝光合成的高画质夜景模式,普通手机还得找个小架子,但是使用Magic V2的话,掰开内屏立住就好了,加上这机器还有语音快门,不用蹲着,直接对着手机说声“拍照”或“茄子”,照片就好了。

荣耀Magic V2支持悬停,相机UI会自行调整界面

就这样,我拿着它玩了很久,然后开始关心一些折叠屏作为主力机使用时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软件UI。
按照逻辑来讲,电脑的大屏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是因为操作方式和UI逻辑都没有变。而折叠屏手机不是,它的内屏就是个比例与直板机完全不同的小平板,使用体验与软件UI息息相关,甚至决定着这个产品是否能长久使用。
过去的折叠屏手机没少尝试做软件适配,但是能力有限,最后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UI尺寸完全适配内屏的APP,可能只有自家的录音,日历之类的系统应用;一旦到了该适配第三方应用的时候,除了单纯改变尺寸、强制改变界面在内屏显示,就没有啥好办法了。
致命的也是这个。
以第三方软件中的微博举例,微博在其它某些折叠屏手机的界面如下所示。

使用某折叠旗舰浏览微博,一屏只能看603个字
且不说这个比例下的信息获取率减少了多少,增加的面积竟然完全没有得到利用。
这意味着某些折叠屏手机的所谓“适配”只是增大UI的间隔。你看的画面更大了,但信息量实际更少了,浏览的效率也就下降了。微博这些娱乐APP还好,一些可能真的影响工作生活的招聘软件、购物软件只能含泪点赞了。
好在荣耀Magic V2早早意识到了这种问题,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使用荣耀Magic V2浏览微博,一屏能看807个字,多出整整33%的内容
说到底,曾经的一些折叠屏固然会让一些场景使用的“舒服”,但并非实质上的高效好用。我见过最离谱也最让我不适的,当属是过去某些折叠机对主流手机游戏的粗暴剪裁,只是因为游戏画面比例和手机不同而不好适配,就直接把游戏画面的长边简单裁掉,让我捧着一个小平板玩着视野可能还不如直板机的游戏。

用过去的一些折叠机下棋,直接16:9,暴力裁幅
好在荣耀做了不少的适配优化,让Magic V2在游戏显示方面成为了目前少有的存在。

使用荣耀Magic V2下棋,可以用满全屏,基本就是平板的界面
这种对于大屏的有效利用显然是强过直接暴力拉大UI间距的,就像原本因为生态不成熟的无奈而做的平行世界,回过头来看都是迄今为止比较好的方案。
基于这种逻辑,你还可以注意到各家都大屏设备上在尝试各种分屏与小窗口的动作,其中做的最惊艳的还是一些厂商的台前调度,以至于某海外Fold当年也在发布会上追加了类似的功能。但有意思的是,前者很多都是先上车再买票,买了你的设备还要蹲OTA才能用上。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荣耀Magic V2的这些分屏、窗口玩法是不用等OTA的,出厂就有,并且体验起来也不是为了惊艳谁,而是纯粹让新用户免学习,让老用户更熟悉——这代MagicOS 7.2完整支持上下分屏、左右分屏、悬浮窗,mini 悬浮窗、侧边快捷栏等种种你能想到的分屏、应用挂起方式,基本把不同类别的应用屏幕比例、应用主次分配、应用先后使用的各类需求都考虑到了。
而且,荣耀的分屏方式更加简单直观,支持分屏的应用顶部会出现一个小横条,单击弹出分屏的选项,无脑点就可以,对比手势操作等方式节省了学习的成本。

点击小横条会弹出分屏选项

上下、左右分屏都可以,我喜欢左右分屏,充分利用内屏空间

悬浮窗

悬浮窗缩到最小就是迷你窗了

暂时不需要的时候直接挂起,变成一个APP图标,我这里展示的是挂起微博
当你听到厂商们说什么最后一公里,让你以为这一公里的阻碍只有什么铰链,机械结构,内屏外屏这些硬件参数时,一定不要忘记,软件同样也是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在评价一款折叠屏手机时候,一定要打开试一试、用一用,再给出满意或是不满意的意见。
最后,我们再说为什么折叠屏总是叫好不叫座。